?
福建壽山石
壽山石產自福建省一個名叫壽山的小山村,其質潔凈如玉,柔而易攻,備受篆刻家們賞識。據記載,康熙皇帝曾用壽山石制寶璽,因此壽山石印章成為帝王權力的象征,自古便有“石帝”“石后”的美稱。
壽山石的品種繁多,根據其質地、顏色、外形和產地等因素,主要分為田坑石、水坑石、山坑石。其中田坑石無根無脈,呈自然形態,無明顯棱角,沉積于一兩米深的田地下層,以黃色為珍貴;水坑石長期受地下水浸漬,礦石質地晶瑩通透,色柔純凈,但一般塊度較小,以水晶凍石和牛角凍石為典型;山坑石是指山地巖石中的壽山石原生礦,由于所處地勢較高,沒有太多地下水浸灌,石質稍遜水坑石。山坑石分布范圍廣,產量也很大,其中以芙蓉石為珍貴。
壽山石養護的關鍵要注意保持潤澤,不論原石還是雕品,都應該避免陽光曝曬和高溫環境。高檔石料,塊度小者,好浸入盛滿植物油的瓷盆里。如果塊度較大,為節省油料,也可將石坯沾油后用透明紙包裹好,放在陰濕處。壽山石硬度低,切忌用金屬片或其它硬物修刮。
浙江青田石
青田石產自浙江省青田縣,其質溫潤細膩,色彩和諧自然。青田石特點就是一塊石頭有黃、白、青、綠、黑、灰等多種顏色,但與壽山石強調色彩的濃郁相比,青田石更偏重清淡、雅逸,被譽為“石中之君子”。
早在六朝時候,青田石材就已被發掘出來;宋代時已有較多的開采利用,多用于制作“文房雅具及文人所用的圖章,小件玩耍之物”;而到明代,隨著石質印材逐步代替金、玉、銅、牙等占據絕對優勢以及晚明文彭的“青睞有加”,一時間作為上品印石的青田石聲名大噪;到了近代,青田石開始步入綜合利用階段;新中國成立后,青田石還被外交部定為國禮。目前青田石開采殆盡,資源奇缺,青田石作品往往被藏友推崇備至。
青田石中的名貴品種包括微透明而淡青中略帶黃的封門青、晶瑩如玉而“照之璨如燈輝”的燈光凍以及色如幽蘭而通靈微透的蘭花青等。但部分青田石品種有脆裂現象, 特別是在水性切磨、拋光或太陽暴曬后, 易出現裂紋。
浙江昌化石
浙江昌化石石質相對多砂、多氣孔,一般相較壽山石和青田石稍堅些,且硬度變化較大,質地也不如二者細膩。昌化石的顏色主要有白、黑、紅、黃、灰等,品種也多以顏色劃分,如白色者稱“白昌化”,黑色或灰色雜黑色者稱“黑昌化”,多色相間者則稱“花昌化”,而昌化石中,自古至今,負盛名的便是“雞血石”了,因此浙江昌化石也常被稱為昌化雞血石。故宮博物院珍藏一枚名為“乾隆之寶”的印章,系由昌化雞血石鐫刻而成。
雞血石因其價值高,也常被造假者仿造。分辨雞血石真假的手段主要有兩種:其一,不管造假采用何種手段,使用何種材質,如果用打火機烤過后發出特殊氣味,那么就是假的;其二,有的造假是把碎小的雞血石,摻以化學物合成,確切地說是在真雞血的基礎上,做了假的手腳。分辨這類造假,只能靠眼睛去仔細辨別。真雞血石一般色調濃淡,過渡自然。經過人工嫁接的雞血石,它的外觀形態一般不統一,分辨的關鍵就在于此。
內蒙古巴林石
巴林石產自內蒙古巴林右旗,被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譽為“天賜之石”。其質溫潤柔和,透明度較高,硬度比壽山石、青田石、昌化石要軟,宜于治印或雕刻精細工藝品。巴林石是藏品中的珍品,多次在參展,從港、澳地區,到東南亞各國,從日本到歐美,幾乎傳遍世界的每個地方,可謂名揚四海。巴林石在出口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以來,一直受到世人矚目。巴林石內涵豐富,涵蓋了赤峰地區遠古文明的紅山文化、草原青銅文化、契丹遼文化和蒙元文化的深厚底蘊,在人類的石文化發展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巴林石分福黃石、雞血石、彩石、凍石、圖案石五大類。巴林石刻出的雞血印章,被行家們稱作是各類印章中的珍品。在“四大印石”中巴林石為年輕,但因不可再生,產量逐年減少,升值潛力巨大。目前,隨著巴林石知名度的不斷提高,仿冒的巴林石也隨之涌入市場,有的已經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,廣大巴林石愛好者購買時還需從質地、顏色、光澤、硬度等方面,仔細辨別。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