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邊款雕始于隋代的“背款雕”。其時為了強調(diào)鑄印的責任,在印之背加刻鑄印人姓名和鑄造年月,同時亦起防偽的作用。至明代,文征明的兒子、篆刻大師文彭發(fā)展為“邊款雕”,即在印體的四邊除了題刻年月、姓名外,還加刻有其他的詞句,類似跋語。因此也稱“印跋"。
為人治印者,也有用“寄語”作為邊款雕的,如被稱無塵俗之氣的童大年在壽山瑪瑙洞高山石白文印《收拾云煙幸有山》上刻邊款:“大年為賓虹先生作山水鈐角之印,不知尚可用否,壬申六月廿三日。”,文鼎在壽山桃花凍石的白文印《我思故文》上刻邊款,也作‘‘寄語”,文曰:? “安甫先生別來八九寒暑矣,今復以款扇見賜,乃知館于吳門,雖相隔非遙而彼此栗鹿,未能晤,幸書簡往還差可喜也,屬鼎制印,勒此應(yīng)命兼祈指教。道光戊子十二月,愚弟文鼎。”
更難能可貴的是有些邊款由多位名人刻題,如錢塘錢松在壽山青芙蓉石的白文印《此情不已》上刻有邊款:“咸豐壬子之秋,歸安楊里山,以所藏拓本見示展玩,數(shù)日作此以報方家一哂,耐青記。錢松作印直追秦漢,福廠拜觀。"
邊款雕一般以行書陰刻,講究的是書法圓潤秀美,如古行書碑帖,翰墨淋漓,氣貫首尾。因此他必是文人佳作,而一般匠人絕是不可勝任的。文彭的印款雕用“雙刀法",先寫款字,然后依墨下刀。每一筆雙面著刀,猶如碑刻。后來印家多以文彭為法,成為一種與篆刻作品融為一體的藝術(shù)風格。繼諸何震開創(chuàng)了不寫款字操刀便刻,每一筆只刻刀的單刀直刻法。以后有丁敬蔣仁、黃易等群起仿效,遂成氣候。
邊款雕有一面、二面、三面、四面的,甚至平頭鈕的印章,連頂面也刻款,稱頂款。由于壽山石的硬度適中,近代的邊款雕多作微雕,以為裝飾。有人在印體的一面刻完王羲之的《蘭亭序》全文,而且字體在放大鏡下觀察,競與王字無異,誠屬難能可貴,因此也就提高了印章的價值。